|
创新克难 共筑辉煌 ——2020届高三(1)班高考总结时间:2021-08-28 2020年是个特殊的一年,这届高三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我校高考又创新高,又一次实现了高考成绩的跨越式提升。我们高三(1)作为学校的理科领头羊也顺利完成指标任务,全班参加高考29人,28人超过高优线,重点率达96.7%,本科率100%。从高考成绩看全班平均582.5分(全省理科高优线为524分),有10人分数在600分以上,其中张宇欣、黎诗琪同学被中山大学录取,其他同学也都顺利圆满录取。 回顾过去一年的备考,可以说在克服了包括疫情在内的种种困难后取得,成绩来之不易。现就2020届高三1班班级工作总结如下: 班干部管理工作会议 一、精心部署,重视常规管理 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是保证高三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高三1班作为学校创新班,从高一分班成立以来承载了学校高考重任,因此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是第一要务。 (1).以学校和级组管理制度为依托,制定了《班级管理条列》,并做好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在管理上要严字当头,依靠规章制度,力求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因为学生学习紧张而放松对遵守纪律卫生等工作的要求。尤其在迟到,晚修纪律,作业质量等方面,比如作为班主任,坚持早7:10分到岗,几乎天天如此,以身作则使学生感到严肃紧张、积极向上的气氛,防止产生懈怠情绪。 (2).抓好班干部,使常规管理有人抓,工作有人做,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必须依靠学生干部,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工作,经常叮嘱、提醒、检查。建立了班干部日常负责制和周一班会总结发言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形成良好的制度化,常规化。向管理要保证,要效率。 (3).深入班级和学生中间,与学生交心,及时发现问题外,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作为创新班班主任虽然说从高一就接管他们,但进入高三如何让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老师的亲躬不可少,特别是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和疑难,帮助他们疏导内心的压力非常必要。尤其在疫情期间,网上管理和教学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和了解,我们就采取网上班会课,大家纷纷轮流发言,互相留言鼓励,视频互动等来舒缓疫情和长时间在家的情绪压抑,停课不停学,更不停老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互动,从而为后面的复课和备考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4).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和教室空间,通过班级口号、标语激励、鼓舞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复课后,为了更好利用好最后70天,班级以“奋战70天,七月见辉煌”标语张贴,营造积极进去的备考场景,同时让大家纷纷写出自己的理想大学,为复课后创设了一个浓烈的高考气氛,努力形成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备考氛围。自觉主动,敢于争先,使班级更加具有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 高三(1)班学习实践交流会 二、抓好思想工作,积极做好心理辅导 坚持以“高三高考备考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结合2020年高考新动态研究,严格日常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每个细节,真抓实干,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备考进展,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意志坚强,努力建设一个“安全、和谐、自信、奋发向上”的班集体。高考不仅是知识、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因此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多做学生思想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每个老师的工作之一。1班整体活跃不足,气氛相对沉闷,同学心理问题也比较多,如以韩卓霖、林晓丹等为代表的有一部分女同学长期存在心理问题,抑郁或其它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有些因为家庭原因,有些是因为身体原因,经常请假或情绪低落,韩卓霖甚至最后就没有参加高考,而以卢晨、林晓丹、龙一鸣等为代表的部分同学日常情绪波动也比较大,虽说70天后有所改进,但疫情后积压的多频繁模考又使不少同学情绪波动,厌学厌考情绪增加,一度模考成绩多人大幅落后重点线。如果不及时做好这些同学的思想工作或及时跟进势必造成负面的因素,从而影响整个班级的备考核心任务。 我的具体做法是从学科成绩和生活思想两个方面入手,尤其在月考、大型考试中及时掌握同学们的偏科或退步情况,结合级组的统一安排,通过心理疏导、方法引导、考试反馈、上课表现再联系日常生活思想表现等多种途径,加强心理辅导,家校联合管理,科学应对;成绩波动的背后往往蕴藏者许多生活、思想因素,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才能对症下药。为此我还联系学校心理室共同会诊,期间周文奇老师和心理室给了班级很多的支持关心,也做了不少工作,李慧主任也应邀加入为1班分享高考批卷感受,这些不仅是技术知识的交流,更是让全班同学感到广大老师对1班同学的爱护关心。因而1班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后依然总体思想稳定,没有偏离高考的主线。
“百日誓师”网络主题班会 三、立体管理,促进整体发展。 所谓立体管理就是对高考备考要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学生、老师、家长都纳入进来,齐抓共管,如利用微信等通讯和各种机会,及时与家长、科任老师交流、沟通。高考备考不只是学生和班主任或老师的事,让家长和科任老师一起管理和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方面1班科任老师认真负责,在紧张的教学同时,也对及时发现的问题进行疏导和教育,如数学龚新淼老师对后进同学池卉的关心辅导,积极鼓励帮助;英语郑妮老师及时跟进部分英语背诵和听说落后的同学,包括卢晨、黎诗琪、李玉衡、冯心瑜等;理、化、生老师对陈理、池卉、林晓丹、王静等女生的辅导更是细致耐心。在1班整年的备考中,大家形成一股合力,对1班的顺利备考和成绩的取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每次月考后,计划召开班级联系会议,听取科任老师的分析和管理意见,有针对性的提出帮扶对象,落实指导。平时建立微信联系,加强日常动态管理,齐抓共管,逐步提升1班在不同阶段的管理品质,争取最大面积提高成绩。建立各学科的作业登记管理,与各学科老师密切沟通,及时掌握在日常作业中的学生表现。使作业布置有针对性,要适量、批改及时,及时反馈和点评。使师生能够更好的配合,增强了他们的信心,看到问题所在。 调动家长的参与是备考路上不可缺少的一只力量,平时通过电话、微信交流及时与学生的家长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1班家委会一直以来与班级管理沟通比较顺利,以冯心瑜和黎诗琪家长为代表的家委会成员多次参与班级重大活动,并亲自到班级为同学们讲解交流,效果良好。高考路上,不能没有家长的参与。建立定期与家长沟通的机制很关键,为此班级建立家长微信群随时反馈、交流考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并对家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争取得到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里上的有关问题,形成教育合力,为高考保驾护航。
高三(1)毕业合影 四、精准施策,培优扶弱战高考 在学校和级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常规的辅导在复课后随即展开,通过深圳一模反映出来的临界学生是重点关键,1班也同样存在4-5名成绩相对落后和不稳定同学,包括以往成绩一直不错的优生,同样出现了成绩下滑的迹象。虽说高考延期,但复课后时间已经不多,也只有2个月时间,所以任务艰巨。如何使优生稳定提升,使临界同学有效提升是复课后的工作重点,而精准施策是关键,于是班级结合全级的安排,选出了需要辅导的同学,一对一或一对二、三,展开培优辅差工作。老师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成倍的,短期内部分通过辅差,同学们的成绩都有所提升,也增强了高考的信心。 班级及时开展“放飞自我,赢在高考”的主题班会,开展“百天网上誓言”活动,定期交流复习经验和得失。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方法,做好笔记本、错题簿,在过程中构建、内化与积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尤其是临界生的指导,通过有效形式,加强与临界学生的沟通交流,跟踪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其自尊心及荣誉感,还要善于抓住谈话的契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以最大的努力争取临界学生稳步上线。几次模拟考试虽然有部分临界同学不够稳定,但在最后的高考中都基本发挥了正常水平,部分同学和科目还考出了各自的历史最好成绩,像丁可馨的语文、英语;王智诚、黎诗琪的理综;张嘉俊的语文;陈理的数学等。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觉得成绩来之不易。这一成绩的取得,除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统筹部署外,主要还是得益于高三(1)全体教师团结协作,真情奉献,群策群力,努力拼搏,脚踏实地辛勤耕耘的结果。1班科任老师除了我任语文外,有数学龚新淼,英语郑妮,物理黄艳红,化学郭颖和生物蔡瑞纳,大家团结备考,齐心协力,教学认真负责,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不辞劳苦。其中刘标级长也兼任过我们班的生物课,还有邱舒蝶老师有代过英语,另外再“培优”过程中积极热情参与的其它老师,这充分体现了罗外全级老师团结协助的精神,作为班主任非常高兴能和这么多优秀老师共同去完成一项有意义的工作。2020年高考,有收获,有喜悦,也有教训,有不足。最大的体会是:只要有爱心,肯花精力、花时间,多学习,多摸索,工作就能收获喜悦和成绩。(附:1班高考录取情况一览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