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运用:如何辨析近义成语【考点解析】 “成语”考点在《高考大纲》中列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之内;而在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中,则重在考查对近义成语的辨析理解能力。于是,如何辨析近义成语就成了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知识点。[来源:Zxxk.Com] 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 1、辨析语境的逻辑关系。比如: 例1. 填入下面文段中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成语是(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 。目前要着重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问题。 A.循序渐进 B.轻重缓急 C.孰轻孰重 D.按部就班 【解析】文段中提到“目前”,这是一个时间先后顺序的概念;还提到“着重”,这是一个表示重要性的词语,而选项A的“循序渐进”,强调的是一定的顺序,但并未提及重要性的问题;选项C的“孰轻孰重”虽涉及到重要性这个概念,却又未提及顺序问题;现象D的“按部就班”强调的是顺序和规矩,只涉及时间概念而未提及重要性。所以,根据语境中的“逻辑关系”,只有选项B“轻重缓急”是最恰当的一项。 2、查找语境中的对应词语。比如: 例2. 填入下面文段中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成语是( ) 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_______的不智之举。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解析】解答这道题,可以语用“找对应词语”的方法。解答此题就要依据文段中的“砍”“删”两个词在四个选项中查找。选项A的词语含有“削”,同“砍”“删”有一种对应关系,于是可由此得出答案。 3、辨析成语的适用范围。比如: 例3. 填入下面文段中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成语是( ) 在我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的那些________的古迹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 A.闻名遐迩 B.门庭冷落 C.鲜为人知 D.人迹罕至 【解析】解答这道题,重点要对选项中四个近义成语的适用范围进行比较。A项的“闻名遐迩”适用于不需要“寻找”就能知道的地方,应予排除。BCD三项的成语都表示少,但三者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门庭冷落”多用于商铺、商店一些商业机 4、辨析成语的词义轻重。比如: 例4.填入下面文段中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成语是( ) 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______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 A.不谋而合 B.截然相反 C.如出一辙 D.大相径庭 【解析】根据文段意思,横线中需要填入的成语,构成的语义是“称不上是翻译”,而文段中又提到“不管多么通顺”,这就说明,文段表达的是不忠实于原意的文字,因而选项A和B可以排除。选项B和选项D相比,“截然相反”的语义过重,与愿意不符,因而答案是“大相径庭”表示有差距。 5、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比如: 例5.填入下面文段中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成语是( )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________,我却独爱此两句。 A.多如牛毛 B.汗牛充栋 C.盈篇满籍 D.磐竹难书 【解析】四个选项的成语都是形容多,对诗文而言,用“牛毛”来形容显然不恰当,而且“多如牛毛”一词有轻视的意思;“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的成语,也应排除;“罄竹难书”是贬义成语,更应排除;只有C的感情色彩最为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