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阅读写作 >>整本书阅读 >> 悦读红楼,文心雕梦----红楼人物之我见
详细内容

悦读红楼,文心雕梦----红楼人物之我见

时间:2025-08-09     作者:高勇【原创】

底层人物的生存之道

          ——红楼人物命运之我见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   胡智源(老师)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有的人物有名有姓,有的人物没有称谓;有的人物转瞬即逝,仅仅走一个过场,有的人物在书中经历了跌宕而精彩的人生。曹雪芹在小说中重点描写了一些底层人物,写他们的处境、他们的心思和情感。这些人物容易被只关注青春男女爱情故事的学生读者忽视。曹雪芹的写作视角为什么会落到这些卑微的人物身上呢?他在写《红楼梦》的十年岁月里,穷到举家靠别人施舍稀饭过日子。他体验过由富贵到贫困的重大变故,所以他对苦难的理解更加透彻。从他对底层人物的塑造,读者可以充分感受到小说的现实主义色彩,在阅读这些人物时,吸取了丰富的人性宝藏、思想宝藏,生命得到滋养。

生活匆忙的我们值得在《红楼梦》中四个底层人物的生命里停留一下。

                       认识底层人物

先认识四个人物的身份地位。第一位,乡下老太太刘姥姥,她是整个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死了丈夫,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女婿家里条件也不好。她女婿又是少爷做派,这年冬天连过冬的钱都没准备好。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她自己还种两亩薄田。一进荣府时,她年近七旬。

第二位,是贾芸。他虽姓贾,但因没了父亲,家产被母舅霸占,生活拮据贫寒,也过不下去了。18岁的男儿要想办法为自己和母亲谋出路。他是贾府的边缘人物,处在贾府的底层。

第三位,是红玉。连自己的姓名都不能叫全,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女,在怡红院的外院烧炉子,扫地,烧水提水,干一些重活,没有资格到宝玉身边递水递茶。

第四位,是金荣。寡母的靠山是贾璜,而璜大奶奶也要靠凤姐尤氏接济。十二三岁的小男生,被母胡氏想方设法送入学堂。巴结上了薛蟠,每年得七八十两银子,穿上了好衣服。偏偏这位公子在学堂仗着薛蟠的关系,横行霸道,造谣生事,得罪了宝玉。

                      底层生活的艰难

这些小人物的生存有多难呢?我们从一些细节可以读到。

首先是刘姥姥刚从乡下来到京都,准备进荣国府打秋风,要进府门,先跟守门的下人打交道。她先“教“了板儿两回,她会对板儿说什么呢?估计是见到什么样的人物要说什么话。一个乡下老太太懂些什么恭敬问候呢?估计是搜肠刮肚,从毕生见闻里提炼出来的语句。她见门口下人时说的一句:“太爷们纳福”,用老百姓对当官的称呼来称贾府的下人,这样精心地遣词造句,估计在她平时的生活里都是不常有的。且看她的动作——“不敢过去,掸了掸衣服”“蹭上来”,这些动作里面包含了她的害怕胆怯和小心谨慎。她在怕什么呢?怕的是那些下人们背后的荣国府,怕的是巨大的阶级差距,怕得罪了权贵,最后要不到钱。但她还是带着畏惧,鼓足勇气,继续寻找进府的机会。

其次是贾芸想向母舅卜世仁借点钱,买冰片和麝香。亲外甥借钱,卜世仁拿店铺伙计赊账不还的事情来搪塞他,贾芸气“笑”了,拿舅舅霸占了他家家产的事来讽刺他,舅舅听后,用更加不堪的话语来搪塞,造谣三房老四有钱,把外甥给气走了。如果不是为了谋职,相比贾芸也不愿去找这个一点情分不讲的母舅吧!卜世仁简直就是《我的叔叔于勒》里的飞利浦夫妇。底层人物更能体会这个世界的冷酷。

接下来是小红。同是下人,大丫头可以对她“兜脸啐了一口”,可以骂她“没脸的下流东西”,就是因为红玉僭越了大丫头和小丫头之间的等级差距。红玉一句话都不敢回,全部承受了下来。她接近宝玉,只能偷偷地,趁着大丫头不在。她也怕,怕被欺负、被羞辱。被欺负和被羞辱之后,她也只能忍受下来。大家不要忘了,她还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

最后是金荣。为了求学,母亲要去求人,他要攀附薛蟠。在学校惹了权贵,他要磕头道歉。面对羞辱,他难免气愤,难免抱怨:“我还怕什么不成”。他母亲要把他这一点自尊心也掐灭了——“你给我老老实实的顽一会子睡你的觉去”。让他忍着,受着,忽视自己的尊严。

 

底层人物的生存智慧

“《红楼梦》大概可以看三十次以上。其中太多细节可以放你不断有所发现,他的铺排这么小心,又这么真实。” 从以上细节,我们读出了这些底层人物难以言说的疼痛和煎熬。他们活得卑微、艰难,没有尊严,但他们还是想要求取更好的发展机会。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做了哪些努力呢?

刘姥姥得了凤姐的施舍,又用自己的蔬菜瓜果还恩。最终用自己的“穷心”,打动了凤姐的富心,换取了贾母大大的善心,最终大大改善了家庭的境况。贾芸终于讨了凤姐的欢心,拿到了栽种花木的工程。小红也用自己的机智和能力,得到了凤姐的赏识,最终跳槽,不再被人欺压。因为抓住机会,向贾芸传递了情愫,她在80回之后,离开了贾府,彻底摆脱了奴隶的身份。曹公没写金荣的结局,但我们可以猜想,一个去学堂只是为了吃饭穿衣的男孩,在学堂不好好学习,将来最多做一个看门的。

结合文本内容,对四人命运梳理如下:


身份地位

生存处境

所做努力

红玉

 宝玉的外房丫头,管家林之孝

之女

在外院浇花、喂鸟,烧茶炉子,干粗活,不能靠近宝玉,被大丫头欺压。

    攀上凤姐,和贾芸

私定终身。

贾芸

  贾府后廊五嫂的儿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老实无能,本人读

书不多。

   父亲死后,母舅霸占了

他家“一亩地两间房子”。

 

认比自己小的宝

玉作父;百般奉承、

攀附凤姐。

刘姥姥

 

   是祖上与王家联了宗的狗儿的

岳母,积年老寡妇。

靠两亩薄田度日,

家里生活很困难。

  带孙子去攀附贾府,

打秋风。

金荣

 

秦钟、宝玉的同窗,贾家义学的

学子。

    攀附凤姐、尤氏,跟薛蟠混吃混喝,狐假虎威。

被胡氏送入学堂。

 

在这些人物的种种行为背后,曹公对小人物生存之道的态度值得读者玩味。第二十七回中,小红调动她所有的记忆力、理解力积极应对凤姐交给她的任务,并提出了想要跳槽的愿望——“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脂砚斋评小红为“奸邪婢”,作为曹公同时代的读者,他否定了小红的努力和跳槽,否定了她所施展的生存手腕。

再看曹公如何看待小人物的生存之道:在小说中,整个贾府家族败落,覆巢之下,贾府死的死,散的散,难有幸存者。根据红学家的推测,曹雪芹原来的设计意图是:贾府遭抄家变故,刘姥姥搭救了被卖到了妓院的巧姐。宝玉作为荣国府嫡出子孙,凤姐有案在身,叔嫂二人被禁于狱神庙。此时,红芸二人已经婚配。他们夫妻深深感念和同情旧主的枉屈和悲惨,托醉金刚倪二买通狱卒,前去探望搭救。刘姥姥在危难中仗义相救,红芸二人仗义探庵,雪中送炭,展现了人间最及时和温暖的大义真情。以上关于情节的推测符合曹公为人物设定的性格逻辑,从底层人物命运的转变与发展,可见曹公对他们的生存智慧的肯定与赞赏。

底层人物的价值

曹公为什么要写这些小人物如何讨生活呢?“这个群体(半奴半主)中的不少人会想方设法地侵吞‘官中’的,即主子的钱财,而主子们对此是给予一定程度的容忍,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奢华生活的有序展开不被扰乱。”为了活下去,底层人物要么成为贵族的奴隶,要么需要依靠贵族谋食,通过攀附贵族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一个贾府,养活了这么多人,除了自己的家奴,要养活来做工程的人,还要养活跟每一位主子沾亲带故的穷人。贾芸做一次工程能得二百两银子,除去买花买树的五十两,自己手上也能得一百五十两。这些穷人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吞噬这个庞大的贾府。

另一方面,既然有依附和被依附,人和人之间就分三六九等,存在不平等。小人物需要大费心机或忍辱偷生才能在贵族家庭的规则里留存下来。金钏儿触了王夫人的底线(不让宝玉和丫头鬼混),一下子就从王夫人的身边人变成了被整个贾府抛弃的人。被等级制度捆绑的底层人物在偌大的家族里是没有尊严的,但凡有一些自尊,就会时常感到羞耻、沮丧和气恼,实在令人辛酸。这些体现小人物生存艰难的细节和他们的生存智慧形成一种照应。

小人物深谙人情世故,在大观园的人情文化中获益。我们同时也看到拉拢关系、以权谋私的人情文化正在馋食大观园。我们真应该研究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化公为私文化、弄虚作假文化、私相授受文化、索贿受贿文化、关系学文化、厚黑学文化……有钱时各种攀附和处心积虑,凤姐因为贾芸的几句巴结就慷慨出让荣府的肥差,芸哥儿得了二百两银子;义学为金荣省下了光鲜衣服的钱;第二次进大观园,贾母给了刘姥姥一百两银子。贾府的钱就是这样挥霍完的,到了最后“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雪芹在一个一个小人物的身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大家族的经济衰亡史。

当我们读完他的命运,再回过头来看他的艰难,我们看到了底层生存的各种镜像。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我们读书是为了看到一些不知道的东西。我们看到了人物的境遇和心灵,这些小人物不一样的艰难和面对艰难的办法,可以启迪读者延伸、拓宽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灵世界,在阅读中实现精神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大康. 荣国府的经济账[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2. 王蒙. 红楼梦二十七讲[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0.

3. 蒋勋. 蒋勋说红楼梦[M]. 中信出版社. 2017.

 

【教师点评】

胡智源老师的《底层人物的生存之道——红楼人物命运之我见》这篇文章是作者几次整本书阅读公开课的结晶,文章并没有按照一个人去解读赏析,而是选择“底层人物”一类人去观察解读,可以说选材角度独特。从小人物的“生活艰难”,到“生存智慧”,以及“人物的价值”几个维度去探究一群人物的生存轨迹和命运,探究中作者结合曹雪芹本人的创作思路和思想意识,希望更客观地来评价底层人物的塑造,让读者更充分感受到小说的现实主义色彩。《红楼梦》里出场的许多小人物,看似不起眼,其实细细品起来,都大有深意,并非泛泛之笔。本文正是抓住了这个容易忽视的“小人物”方面展开探究。本文在充分遵循原著的基础上,引领读者更真切清晰地了解红楼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尤其这些红楼里的“小人物”群像,他们的性情里更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这也是这经典的魅力之一吧。(高勇)

罗湖外语学校:悦读红楼,文心雕梦----红楼人物之我见.pdf

罗湖外语学校:悦读红楼,文心雕梦----红楼人物之我见.docx


站群导航
  公司名称:罗湖区高勇名师工作室   详细地址: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中部    联系电话: 13691989055 
邮箱:gaoyong8899@163.com   业务QQ:383610293   微信号: 13691989055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