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 罗湖外语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话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些流传千年的人和事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统编教材“必修下”我们学习了《论语》《孟子》《庄子》《左传》《史记》等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历史故事,也了解了“魏征”、“王安石”、“杜牧”和“苏洵”这些智者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拳拳之心。畅游在这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里,聆听着这些弥足珍贵的智慧思想,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们更需要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思考新时代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四”青年节前期学校文学社开展以“传承传统文化,做自信时代青年”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以高一学生身份,结合“必修(下)”单元所学,联系现实写一篇征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情与景的交响

    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而大自然也已深深融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类心灵的寄托。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可以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本单元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有对故都“秋味”的吟唱,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有北京地坛牵出的人生故事;有夜游赤壁的吊古伤今,登临东岳的畅想。在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徜徉,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够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要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还要反复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

  • (必修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学习之道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从《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到当今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本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或阐述学习的意义,或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或描述读书的经历与感受,使我们获得不同的启迪。学习本单元,以“学习之道”为核心,通过梳理、探究和反思,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要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学会发现问题,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

  • (必修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乡土中国”阅读

    阅读整本书,学习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拓宽阅读视野,我们将终身受益。本单元阅读学术著作《乡土中国》。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费孝通《乡土中国》)。从传统农村入手研究中国基层生活,缘于作者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情感,这是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阅读《乡土中国》,要注意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把握全书的逻辑思路,了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

  • (必修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家乡文化生活

    家乡总在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名山大川、寻常巷陌、小桥人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经历鲜活的体验,留下生命的印痕,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这里所说的家乡,主要指我们居住的城乡社区。家乡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用适当的方式关注和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增强认识社会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这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单元教学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回顾昨天,考察今天,展望明天,寻找情感归宿,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 (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生命的诗意

    第三单元

    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阅读古诗词作品,可以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加深对社会的思考,增强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本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曹操对“天下归心”的渴望,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李白驰骋想象的豪迈,杜甫登高望远的悲凉,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表现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苏轼、辛弃疾词的豪放,李清照词的婉约,则展示出宋词不同的审美追求。学习本单元,要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尝试写作文学短评。

  • (必修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劳动的精神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的劳动观念。本单元作品,或报道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或倡导践行工匠精神,或歌咏劳动的美好与欢乐,从不同角度彰显劳动的伟大意义,体现劳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学习本单元,通过专题研讨等活动,深人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学会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

  • (必修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青春的价值

    第一单元
    青春是花样年华。怀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我们就此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本单元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对青春的吟唱。作者或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让我们体验到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

  • (必修上)作文训练(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作文

    【作文试题】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高一学生小李是同学眼中的学霸,身高1米7的他体重却只有90斤,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小李说,因为身体瘦弱和性格内向,不喜欢体育炼。同时,高中学业繁重,所以他更愿意待在教室看书,1917年,年仅24岁的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文章中“国力茶(茶:nié, 疲倦, 精神不振) 弱, 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 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社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两句令你深有感触。作为小李的同

  • (必修上)作文训练(五):选择和使用论据 ——议论文训练(2)

    了解并掌握论据的类型、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要求等知识, 培养相应的能力,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议论文对论据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充分、有力。所谓真实,是指引用的论据确凿可靠,准确无误。所谓充分,就是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注意广泛选择论据,使论据多样化,做到论据理由充足,事例广泛,令人信服。所谓有力,就是指所引用的论据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既扎实又有分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必修上)作文训练(四):观点明确 有针对性 ——议论文训练(1)

    学写议论文,培养多角度看问题,在多向思维中选择最佳角度立论,就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评论、辩驳析理。

  • 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二)

    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二)

  • 2020-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综合测试(一)

    2020-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综合测试(一)

  •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卷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卷

  • 罗湖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语文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语文 2021.01

  • (必修上)作文训练(三) :2020-2021学年(上)高一期中考试作文

    【命题说明】
    作为入高中第一次期中考试,语文作文为延续初中写作记叙文的写作以及高一阶段对复杂记叙文训练的要求,所以本次作文命题重点仍放在记叙文,结合前阶段“细节描写”“选材组材”训练,也是重点检测同学们对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和细节描写方面的训练效果。

  • (必修上)作文训练(二) : 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训练辅导

    【训练要点】
    1.要选择有较强的情感内涵的材料。
    有可体验性的生理、心理基础,会激起别人的共鸣的;超出常规的强烈的反常合道的情感;要尽量展示情感的曲折和波澜,一步一步把读者引入情感的旋涡。
    2.要选择有较深的主题潜能的材料。
    真实而又典型,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不选“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对于平常的“事情”要会挖掘。
    小(以小见大)、真(现实可能发生)新(时代性强)、深(深入挖掘)
    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将思想蕴涵于一段描写,用一条线索把故事和情感串起来,语言要凝练。

  • 2020大单元教学资料(2)

    对“大单元教学 ”不能只是教材中的“主题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把一个学段做为整体通盘考虑,跨年级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重构符合教学实际的新知识系统,使课堂内容无重复,教学环节要紧凑,课堂内容倍增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授课方式,它是从单篇(单章)教学发展到单元教学,进而发展到单元主题教学。

  • 2020大单元教学资料(1)

    要培养学生创造力等综合素质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整合课堂,优化学习的各种元素,提升学习品质,扩大展示平台。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力、思维力、生成力)的有效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根本点在于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通过阅读大量优秀书籍,通过独立思考、独立分析、摘抄感悟,同时通过和老师或同学之间的交流所得的点拨和思想发生的碰撞,这样一颗创造的种子就种下了,一种新的创造产生了。

  •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思路与对策

    随着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的提出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课程的实施,教师需要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单篇课文与课时,转变为重视大单元设计,以整合的思想组织单元教学,用真实情境下的大任务学习作为课程组织方式,把学习者引向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主体。

站群导航
  公司名称:罗湖区高勇名师工作室   详细地址: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中部    联系电话: 13691989055 
邮箱:gaoyong8899@163.com   业务QQ:383610293   微信号: 13691989055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