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交流
  • 第二十七期简报:新学年工作交流会

    金秋九月,桃李芬芳。新学期迎着凉爽的秋风向我们走来,我们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罗湖外语学校语文科组全体老师于9月2日下午在308会议室,举行了工作室开学工作会议和语文科组长换届仪式。此次会议主题是:继往开来——观今宣鉴古,无古不成今。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了此次会议,高勇老师接任罗湖外语学校语文科组长一职。会议由毛冰老师主持,作为即将卸任的语文科组长,毛老师针对科组长工作的交接发表感言,毛老师说到:要卸任科组长职位了,许多感慨,总结为以下几个词语:支持、感谢、欣慰、不舍。首先感谢校领导对语文科组特别是对

  • 语文教学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一定是师生教学互动的语言实践,新课标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大学习任务群都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因此,王宁老师建议一线教师在课堂中应树立“汉语是词根语”的理性认识,应当认识到“深入理解话语文本最需要关注的是语境和语义”。应当培养学生古今词汇沟通的意识,将汉字教育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

  • 语文教育决定了影响你一生的关键素养

    语文老师承担着给予学生“精神的底子”和对语言的美的感受。一辈子回过头来看,其实对你影响最大的是语文课。语文教育决定了那些影响我们一生的关键素养。受到过好的语文教育,打好语言文字基础,能让我们在视频图像和娱乐文化的喂养环境下,保持严肃并坚硬的阅读习惯,有强大的枯燥耐受力,不被“小作文”带节奏的批判性思维,流畅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定义“优秀”所必须的素养。

  • 以美学思想提升学校美育品质——访著名学者孙绍振

    孙绍振 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0年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1992年在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1995年至1996年在香港岭南大学做访问研究。论文《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成为新诗发展史中的重要文献。著有《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直谏中学语文教学》《演说经典之美》《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漫话幽默谈吐》等学术专著,以及《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美女危险论》《满脸苍蝇》等散文集。2009年韩国学术情报出版社出版《孙绍振文集》八卷。

  • 《课标》中的“语文素养”

    素养不同于素质。按一般的理解,“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此次课程改革,许多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采用了“素养”一词。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还有这么两层意思:一是将“素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认为基础教育中各个阶段的“素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至于大家为什么不用“素质”而用“素养”,可能是因为“素养”一词,较之“素质”更具有“后天的教养效果”的意味。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

  • 好课的“七个维度”

    陈华忠,福建省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福建省数学学科带头人,省级数学科骨干教师,市十佳学科带头人,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优秀农村教师,福清市四类高层次人才,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小学数学教育分会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员。主持教育部课程教育研究所“十二五”课题“抓准数学教学‘核心问题’的研究”工作, “十三五”课题“以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撰写发表教育教学论文700多篇,出版三本个人教育教学专著。现任教于福建省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

  • 教学札记丨一堂课的诞生

    真正的好课,是自己一个人沉淀在书海文献里探索出来的,是自己一个人沉潜文本挖掘出来的,是自己与孤灯相伴、连续静坐、静待一瞬间灵感的降临再欣喜抓住它顿悟出来的。

  • 李希贵:从教学到学习

    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提供资源与工具,创造支持型学习环境是从“教”到“学”的四步曲。

站群导航
  公司名称:罗湖区高勇名师工作室   详细地址: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中部    联系电话: 13691989055 
邮箱:gaoyong8899@163.com   业务QQ:383610293   微信号: 13691989055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


seo seo